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廣東開平人氏潘百世、潘應世兄弟在廣州高第街開設了一間專營蠟丸名為“長春洞”的藥鋪?!伴L春洞”前店賣藥,后場制丸,雇有10余個工人進行作坊式生產。1920年前后,潘氏兄弟先后去世,藥鋪由潘百世之子潘逸流、潘應世之子潘楚持共同經營。沒多久,兩人相繼轉營他業,藥鋪由潘百世的四子潘郁生出任司理。
不久,廣州起義爆發,接著又發生“商團叛亂”,藥鋪毀于戰火。潘氏改在西關十三行路豆欄上街設店。
辛亥革命后,西醫對傳統中醫藥的沖擊日強,“長春洞”生意一落千丈。潘郁生決意另辟路徑,創制新藥。他注意到廣州氣候炎熱多雨,且天氣乍暖乍寒,人們容易患傷風咳嗽,而市面銷售的枇杷露多是獨味單方,治咳療效不十分顯著。于是他將具有潤肺鎮咳作用的川貝母和有祛痰作用的桔梗等藥材與枇杷葉一起熬煉,還在藥液中加入香料和糖漿,同時吸取了西藥制劑方法,加進苯甲酸等作防腐劑,使之耐久存放。新藥制成后,定名為“潘高壽川貝枇杷露”。由于療效顯著,很快便成為家喻戶曉的治咳藥。
由于市場上出現假冒產品,潘郁生毅然變賣所有房產,將獲得的資財用來改良產品包裝。新包裝以父親潘百世的真像和自己的畫像為商標,并特意在自己的像旁注明潘四俶創制(潘郁生又名潘四俶),使人容易辨認。他又發起一系列的宣傳攻勢:在報紙、電臺作廣告宣傳,還經常發表奇文怪論;拍攝宣傳川貝枇杷露的電影廣告,作為“畫頭”在各電影院放映;用薄鐵片制作精美的“川貝枇杷露”宣傳畫片,釘在廣州市各條馬路的每一根電燈桿上;派員工帶產品到各線輪船、火車上宣傳,在炎熱的夏天派人在廣州市的長堤、太平南路一帶交通要道擺攤設檔,老板還親自出馬,免費向過往的勞苦大眾提供川貝枇杷露沖飲,既讓廣大街坊群眾受益,又能收到良好的宣傳效果。因此潘高壽川貝枇杷露名聲鵲起,幾年間便成為家喻戶曉的治咳藥,行銷省港澳以及臺灣等地。
抗日戰爭時期廣州淪陷,潘氏族人為了躲避戰亂,潘郁生父子分別到香港、韶關等地繼續經營??箲饎倮?,因族人無力集資復業,于是由潘郁生獨資經營,以潘高壽藥行取代長春洞,并有于見原來經營的蠟丸品種在市面上同類競爭劇烈,便逐步放棄祖業經營的蠟丸,專營川貝枇杷露,又在杉木欄路開新店鋪以擴大生產。1948~1949年間,潘高壽藥行發展到鼎盛時期,潘郁生除在香港設廠外,還在臺灣、澳門設點經營。不過,潘高壽藥行一直采用傳統方式生產:煮藥是鐵鍋木柴、土爐明火,像民間“煲涼茶”一樣。濃縮藥液和煮糖也是用明火煎熬,木棍攪拌。由于怕配方泄露,所以調配藥液往往是老板親自動手,或者叫自己的親戚做配藥,這樣就限制了生產的發展。直到公私合營前,潘高壽藥行仍是作坊式生產,雇工亦不到30人。
臨解放前,潘郁生去了新加坡,潘郁生的大兒子潘祖馥在廣州經營,潘祖薌在香港繼續經營。此后,廣州的潘高壽藥行于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與生產止咳枇杷露的大同成藥社、生產白蘿仙咳水的中華成藥社合并,組成“公私合營潘高壽聯合制藥廠”。生產以各合并廠原有的止咳糖漿為主,將川貝枇杷露作為主體產品,保持了原“潘高壽”的傳統特色。
1959年10月,剛剛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步入發展的正軌而被一把大火毀為平地的潘高壽藥廠在大同路同安里重新艱苦創業。1960年底恢復了傳統產品“川貝枇杷露”的生產。1964年,潘高壽藥廠劃入廣州市化工局屬下的中藥總廠。文革期間,曾改為“廣州中藥七廠”,且一度仿照部隊的建制,命名為“中藥七連”車間、班組分別為排、班設置。直到1981年恢復“廣州潘高壽藥廠”名。1993年,潘高壽藥廠轉制為廣州潘高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始創于1890年的潘高壽,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了,它以創制川貝枇杷露馳名省港澳,并一直以治咳藥聞名至今。目前的潘高壽,集“中華老字號”“馳名商標”“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于一身,是嶺南傳統醫藥老字號的代表,并集中體現了南藥文化的創新精神。
這就是“潘高壽”的由來與歷史傳承。